馬上注冊,快速搶更多廣東特價旅游門票和酒店特惠,輕松玩轉鵬城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x
(記者:尹婭亞報道)日前,由深圳市科學思維研究會主辦、深愛榜融媒體中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一屆深愛榜公益論壇在深圳寶安寶立方國際酒店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來自政府、學者、媒體集社會各界行業精英共5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研究討論“樂施向善:深愛榜的公益之路”。
▲論壇嘉賓(從左至右:吳嘯、周桂兵、袁子彈、鄧康延)
此次論壇主辦方特別邀請到被譽為“深圳十大觀念”之一——“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廣為傳頌的經典語句的最早提出者,深圳大視界文化集團創始人吳嘯擔綱主持人,論壇還邀請了著名學者、媒體人、紀錄片制作人鄧康延,大族激光產業集團產品線總經理周桂兵,深圳資深公益創業者袁子彈,著名音樂人巫定定等行業大咖,以不同的視角為大家分享公益與文化及商業的巧妙融合。
鄧康延,曾任《深圳青年》策劃總監、《鳳凰周刊》主編,現為紀錄片制作人。出版多部獲獎著述和紀錄片:遠征軍系列、先生系列、老課本系列、深圳民間系列、教育系列;曾創建安仁古鎮華僑城《先生博物館》;制作“文武民國”紀錄片系列暨展覽輻射兩岸三地。在論壇現場,他以2015年創作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歌詞的創作經歷講述了他與深圳的義工故事。據了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一詞是他最早提出來的,后來這一詞被評為了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
▲論壇嘉賓(著名文化人鄧康延)
鄧康延老師認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因為它明確回答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習雷鋒圖個啥”的問題,承認了助人主體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是助人的動力這一事實。而這個口號能被評為“深圳十大觀念”之一更是證明,“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已經變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動著一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袁子彈倡導“公益創業”更是進一步的從“義工”群體向“公益生態圈”的形成提出了一些探索。
深圳是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原居民不足2%;但深圳又是個沒有外地人的城市,因為“來了就是深圳人”!皝砹司褪巧钲谌恕边@句話從誕生那天起就注定會成為永遠抹不去的深圳符號,近2000萬來深建設者似乎就從這一刻起找到了前所唯有的歸屬感。
幾乎所有的深圳人都知道這句話,但極少有人知道這句話的來歷和具體出處。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深圳大視界文化公司的創始人吳嘯。
“來了,就是深圳人”,亦被評為“深圳十大觀念”之一。在本次論壇上,吳嘯首次向市民解析了該句話的創作緣起。
具體源頭要追溯到2004年底,深圳作為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每到春節,隨著返鄉大軍相繼回到原籍,深圳幾乎成了一座空城。而沒有買到票繼續留在深圳的務工人員也悵然若失。有人感嘆,為什么深圳建設了這么多年,過年還是留不住人?!一到節日放假就候鳥一樣飛回家去了。難道深圳不是你的家?!那么深圳到底是誰的家?!
基于這種情況,影視演員出身且初涉文化策劃領域的湖南籍青年吳嘯就想聯合深圳民俗文化村共同舉辦一場為期15天的大型聯誼活動,讓過年期間沒有返鄉的外地人有個消遣娛樂的地方,從而對深圳產生歸屬感。有了這個想法后吳嘯立即就加班加點撰寫了策劃案,并將活動主題定為“來了就是深圳人”(其實當時全稱為“今年過年不回家、來了就是深圳人”)。
▲論壇嘉賓(吳嘯講述“來了就是深圳人”創作緣起)
2008年,吳嘯成立了深圳大視界文化公司,在隨后其公司承辦的各類大型活動中又多次將這句話作為主題呈現,并深受市民好評,逐漸廣為人知,甚至成了深圳符號。
2010年,在一次聚會上吳嘯認識了寶安區新安街道海裕社區工作人員古清明先生,當古先生聽同桌朋友說吳嘯曾策劃過“來了就是深圳人”系列活動時對其大加贊賞并相互留下了聯系方式。
2011年,古清明先生推薦吳嘯所在的大視界文化公司策劃承辦了“深圳市第六屆社區鄰里節”海裕社區分會場,并以“來了就是深圳人”為活動基本主題,社區居民好評如潮。
2012年,“深圳市第七屆社區鄰里節”將要舉辦,全市800多個社區都想競爭主會場承辦地,古清明先生再次向領導推薦吳嘯擔任其所在的寶安區新安街道海裕社區申辦主會場項目總導演。吳嘯果然不負眾望,過五關斬六將,不斷優化策劃方案,在各階段路演中均勝出,路演文案個性鮮明的主題加上極具特色的現場布置、精彩紛呈的民俗節目設計獲得各級領導及專家評委的一致好評,海裕社區毫無懸念一舉多得主會場承辦權。開幕式當天吸引了全市800多個社區代表參加。時任深圳市委副書記戴北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羅莉、副市長張文,時任寶安區委書記魯毅、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趙燕民、區委常委黃盛華、副區長梁敏華出席活動。該項活動被評為“深圳市最受市民歡迎的公益活動”,并名列榜首。后又相繼獲得多項公益大獎。而本次活動的主題仍然是“來了就是深圳人”(全稱“來了就是深圳人、鄰里和諧一家親”)。
隨后,大族激光產品總經理周桂兵先生發表演講,他認為:“有善心不難,難在有善舉;有善舉亦不難,最難在有善果!敝芄鸨f:近年來的許多事實告訴我們,盡管公益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其結果卻不一定盡如人意。因為公益也有做得特別好的,也有做得非常失敗的。一場成功的公益活動在帶來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率的同時,還有可能為行善者自身帶來顯著的利益,雖然這可能并非其初衷;而一個蹩腳的、失敗的公益活動不僅不會創造正面的社會效益,還有可能為自身帶來道德風險和名譽損失。
▲論壇嘉賓吳嘯親自題寫的活動主題“來了就是深圳人”
愛心與公益兩者之間的類似于“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的區別,作為“深愛榜”平臺的價值,就是想用市場手段,通過商業工具解決社會問題,從而達到“授人以漁”的作用。
本次論壇總策劃、“深愛榜”品牌創辦人、深圳市科學思維研究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袁子彈以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大家分享了深愛榜的“公益創業”歷程。袁子彈說,目前很多商協會,把自己當著“二政府”的角色,靠著會費過著“行政”的日子,不為會員開展活動,不為會員提供服務。而深愛榜的“公益創業”模式就是要改變這種思維,現在政府都在改變思維,更多政府權力變成了政府服務,所以,我們做平臺的,一定要有服務思維。
袁子彈認為:社會組織非盈利不等于不盈利,“非盈利”不等于不創收。其實,政府更希望你有盈利的能力,只是盈利了不能拿去分紅。對于商會,就更要有商的能力,商會商會,無商不會,更應該突出在商字,在商字上做足文章。其中深愛榜4.0版本就是“深愛榜”愛心人物榜單的推出;深愛榜5.0版本就是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延伸,將“深愛榜”的人物榜單推向市場。(稿源:深圳大視界集團投稿)
|